我經(jīng)常號稱“替人讀書”,在我主持的《中華讀書報》“科學文化”版面上,每期都有我和劉兵教授的對談專欄“南腔北調(diào)”,那里我們就經(jīng)常干“替人讀書”的活。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我們都親歷了政策的驚天轉變,所以談這本《病毒:是敵人,更是朋友》時,情形十分微妙。
(資料圖)
《病毒:是敵人,更是朋友》
[德] 卡琳·莫林 著
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(lián)書店 2021年10月
本書原著初版于2017年,中譯本是根據(jù)增訂版翻譯的,出版于2021年9月,我們的對談是2022年6月22日見報的。書中特別強調(diào),關于病毒,我們長期習慣將它視為使人致病的惡魔(很多情況下這仍然是事實),“醫(yī)學史上對病毒的記述一邊倒,即把它描述成各種疾病的根源”,我們用“病毒”來對譯Viruses,本身就是這個舊故事的直接反映。然而作者認為這樣的認識已經(jīng)嚴重過時,“當今,病毒學研究的重點更多地放在其有益功效上,而不再注重研究病毒如何使人患病”。
今天的病毒學研究為什么會變成這樣?作者先給了一個理由:病毒長久以來一直在人類身上和周圍環(huán)境中存在著,很可能“從宇宙洪荒之時就存在了。在整個生物進化過程中,病毒構成了我們?nèi)祟?,調(diào)控著基因的功能”。書里有一組數(shù)字讓我印象深刻:
目前地球上的人類數(shù)量是1010量級(不到100億),
宇宙中的恒星數(shù)量是1025量級(天文學愛好者可能會有異議,但在這里無關緊要),
我們已知的細菌數(shù)量是1031量級,
我們已知的病毒數(shù)量是1033量級。
細菌和病毒無處不在,“我們的身上和周圍環(huán)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”,包括細菌、真菌、病毒。“這些病毒和細菌遍布于我們的皮膚、口腔、生殖器、腳趾、指甲和產(chǎn)道,可以說人體每個地方都由特殊的細菌和病毒組成。”作者還引用2001年Nature雜志上討論人類基因組的長篇論文,指出在人類遺傳物質(zhì)(基因組)中,病毒竟占據(jù)了一半的份額。
在新的病毒故事中,病毒在很多時候并不傷害人類,反而為人類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。
關于病毒對于生命進化的意義,作者可以說是“一篇之中三致意焉”。比如在“最初的生命是病毒”這一小節(jié)中,作者簡單討論了生命的最初形態(tài),她認為,“最初的核糖核酸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裸露的病毒,更確切地說,是一種類病毒。”她甚至認為可以這樣說,“哪里有生命,哪里就有病毒”。
在作者眼中,病毒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智慧生物。例如她在討論病毒與宿主的關系時,指出病毒當然可能導致宿主患病,但害死宿主顯然不符合病毒自身的利益——宿主死后宿主身上的病毒也無法存活下去。所以,“病毒會做出新的調(diào)整,從寄生變?yōu)楣采?,共生往往是互惠互利的,這對病毒和宿主都有益處。如果病毒幫助宿主更好地生存,那同時也增加了病毒自身以及后代的存活概率。共同進化可以讓病毒來勢不那么猛烈,毒性不那么強。”這段論述中的觀點,在許多研究病毒的論述中并不罕見,進入2022年后的新冠病毒疫情,似乎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這一觀點。
不幸的是,當我們在2022年歲末終于迎來“如大旱之望云霓”的開放時,奧密克戎比我們想象的要兇惡,我和身邊的朋友紛紛染上,而且人人都有輕重不等的癥狀。事實上,所有經(jīng)歷過長時間封控的人,都知道在忍受幾天癥狀和長期封控之間如何選擇。
《中世紀的面孔》
[法]雅克·勒高夫 主編
商務印書館 2022年8月版
商務印書館邀我擔任年度十大好書評委,這對于我這種書蟲來說自然是賞心樂事。他們給評委們寄了許多年度好書,商務的鄭總是我舊友,希望我能寓目商務更多好書,又單獨賜寄多種。商務迄今已先后出版了至少7種雅克·勒高夫的著作,其中《中世紀的面孔》是一本相當奇特的通俗圖文書作品。
本書提供了113位中世紀的著名人物,每人有生動扼要的小傳,記述此人的重要事件或文化貢獻。每人都配有從史籍或古跡中找出來的繪畫或雕塑作品。這些人物又被分成四個歷史時期,按照大體的時間順序排列,依次是“從歐洲的基督教化到查理曼(公元325~814)”“從查理曼到公元1000年”“中世紀中期(1000~1300)”“動亂與變遷(1300~1500)”。所有中國讀者比較熟悉的中世紀人物,比如圣奧古斯丁、阿提拉、查理·馬特、查理曼、征服者威廉、熙德、薩拉丁、獅心王理查、大阿爾伯特、馬可·波羅、但丁、喬叟、薄伽丘、圣女貞德……直到哥倫布,自然一網(wǎng)打盡。
這113位歷史人物中包括了11位“虛構的人物”,例如亞瑟王、羅賓漢、圣母瑪利亞、撒旦等等,甚至還有列那狐,他們組成了最后一個單元。
勒高夫是研究歐洲中世紀的權威,由權威來編這樣一部通俗作品,自然舉重若輕,觀賞的重點除了那些印刷精美的圖片,就要看他對歷史人物的選擇,和那些人物小傳中的敘述。既可隨機翻閱,觀賞休閑,也可順序閱讀,收獲對歐洲中世紀歷史的重要知識。
《它們的性》
王大可 著
新星出版社·新經(jīng)典·琥珀 2022年7月版
十幾年來我年年擔任深圳“全國十大好書”的評委,每年11月去到深圳,和朋友們歡聚論書,也是賞心樂事之一??上?021、2022年都只能線上參會,也是不小的憾事。每個評委都要事先領受兩本書審讀,然后在終評會上給出審讀意見,經(jīng)眾評委討論并投票,最后在30種入圍圖書中選出十大好書。今年我負責審讀的兩本最后都入選了十大好書。其中《它們的性》是今年出現(xiàn)的一本非常奇特的書,通常它被歸類于“科普書籍”。但書中表面上談的是動物的性,實際上作者處處觀照的,仍是人類的性和婚姻,理由是“人也是動物”。
本書最大的成功,是在文本和敘事上都進行了極為大膽的嘗試,事實上,本書幾乎可以說是一本以科普作為包裝的文學作品。如果只想通過閱讀本書獲得一些動物交配、繁衍的“科學知識”,那就未免買櫝還珠了——本書中的“科學知識”客觀上只是櫝,而敘述這些知識的文本才是珠。本書文筆極為靈動流暢,而且不時出現(xiàn)恰到好處的放蕩之筆,對文學作品而言,這有時是會大大加分的。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方式| 版權聲明| 供稿服務| 友情鏈接
咕嚕網(wǎng) www.ulq4xuwux.cn 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使用
Copyright©2008-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-10
聯(lián)系我們: 39 60 29 14 2@qq.com